生产现场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核心内容,能否实施有效的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那么,做好车间现场管理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百仕瑞现场管理专家将对现场管理的常用3大法宝进行介绍。
法宝1:作业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标准化目的:
•技术储备
•提高效率
•防止再发
•教育训练
法宝2: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就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据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强调各种管理状态、管理方法清楚明了,达到「一目了然」,从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让员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这将会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好处。
几个简单的事例:
•交通用的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包装箱的箭头管理---有零件的箱表面箭头朝上(↑),无零件的箱倒置箭头朝下(↓),不易丢弃尚未使用之零件
•排气扇上绑一根小布条,看见布条飘起即可知道运行状况
法宝3:管理看板
管理看板是一流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给客户信心及在企业内部营造竞争氛围,有无形压力的氛围之非常重要的手段。
管理看板的作用:
1、展示改善的过程,让大家都能学到好的方法及技巧;
2、展示改善成绩,让参与者有成就感、自豪感;
3、营造竞争的氛围;
4、营造现场活力的强有力手段;
5、明确管理状况,营造有形及无形的压力,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6、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客户或其他人员由衷地赞叹公司的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做好车间现场管理的3大法宝内容,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说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复杂,只有长久的坚持下去,才能真正的把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做好。
补充阅读: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
1、制定车间活动目标和各项经济指标,使各个生产环节和生产人员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
2、衡量每个部门,每个生产人员的工作成果。
3、完成车间计划,保障生产。
4、生产车间管理措施,即“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
“人”,即人的管理
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生产车间岗位的人员需求程序应是非常规范的。车间新需求的员工,根据公司所荐人员的详细材料,先形成定岗的初步意向,然后到辅助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对初评不能担当本岗位者,车间通过以培训再教育等途径来提升该员工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胜任的目的。如再不能胜任的员工,则谢绝录用。在日常生产中,车间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机”,即机器设备的管理
机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根据设备保养的复杂性,对每台设备定制 “设备责任牌”,落实专人负责。公司不定期开展现场管理检查,并建立相配套的奖罚制度,使每个设备责任人形成自觉保养设备的良好习惯。员工在交接班的时候,必须有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的交接记录,一旦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机器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料”,即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因素,车间从领料人员开始着手,应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通晓每种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对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计算精确。对于不适存放的物料,严禁在车间停留,做到现领现用。领料人员必须对仓库原料进行及时检验,严禁将不合格原料领进车间。为此,车间还应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培养员工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法”,即操作法,指导书
操作法是引导操作的路线,在操作过程中路线不能变。有的操作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操作法常有疑惑,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除了解释,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操作工进行手把手教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车间还应根据原始记录显示记录仪,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提醒操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与规定完全一致。
“环”,即环境的管理
环境可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也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前提。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结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的5S管理思想,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通过开展自查与互查的方式,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相应细则。
帮助企业增加生产数据管理的准确性,是生产计划更准确更快速的完成订单,实现生产数据与管控业务的无缝对接,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车间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物料管理更加规范化,标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