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大裁以下是关于采埃孚(ZF)大规模裁员计划及员工抗议的综合分析,基于最新信息
:
1. 裁员计划的核心内容
- 规模与范围:采埃孚计划在2028年底前于德国裁员1.1万至1.4万人,占其德国员工总数(约5.4万人)的25%,为该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均受影响,部分工厂可能关闭。
- 重点地区:德国本土是重灾区,尤其是萨尔布吕肯工厂(传统燃油车变速箱和电驱动部件生产地),计划裁减1800-2100人。部分岗位裁撤时间从原定的2030年提前至2026年。
- 财务背景:2024年采埃孚亏损超10亿欧元(2023年盈利1.26亿欧元),主要因电动车订单放缓、100亿欧元债务压力及欧盟关税政策冲击。
2. 成本削减措施
除直接裁员外,采埃孚采取多种“软性”手段降低人力成本:
- 缩短工时与降薪:2025年5月起在总部推行4天工作制(每周31.5小时),变相削减薪资;取消一次性奖金及超额福利。
- 其他措施:整合生产基地、精简管理层,并评估电驱动事业部的拆分或出售(可能波及3万名员工)。
3. 员工抗议与工会反应
- 抗议规模:2025年7月底至8月初,全德超过1.2万名员工参与游行,覆盖腓特烈港总部、萨尔布吕肯和施韦因富特等地,反对裁员和降薪。
- 工会诉求:IG Metall工会要求通过再培训帮助员工转型,而非简单裁员,并批评管理层将电驱动业务拆分是“挖走公司核心”。工会警告若计划不变,将升级抗议行动。
- 员工担忧:裁员可能威胁生计,并对德国汽车产业链就业产生连锁反应。
4. 行业背景与连锁影响
采埃孚的困境反映了欧洲汽车供应链的普遍挑战:
- 行业转型压力:电动化转型导致传统燃油车零部件需求下降,而电动车零部件生产所需劳动力更少。
- 同行裁员潮:大陆集团、博世、法雷奥等零部件供应商也相继宣布裁员,凸显行业深度调整。
5. 公司回应与未来计划
采埃孚称裁员和紧缩政策是“恢复健康的必要手段”,承诺通过补偿和再培训支持受影响员工,但强调若柔性措施(如缩短工时)不足,仍可能强制裁员。公司计划在电动驱动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加大投资以应对转型。
总结
采埃孚的裁员计划是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与财务压力的直接结果,但激进的成本削减引发了员工与工会的强烈抵制。未来进展取决于劳资谈判结果及公司半年度财报的财务表现。员计划,或达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