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张丽俊
最近,饿了么改名的消息,频频登上热闻。
不少用户发现,饿了么APP更新到最新版本时,名字变成了“淘宝闪购”。
据了解,目前正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体验。
如果你还有印象,从10月起,饿了么骑手开始换装了。
从之前蓝色变成了橙黑色,有点类似赛车手的服装,特别酷。
对于本次改名,饿了么客服是这么回应的:“此次调整仅为名称变更”。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远不止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那么,饿了么改名,究竟有何意图?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战略考量?
今天,我会用一篇文章告诉你。
从哪里讲起呢?
就从上个月,我的一次出差说起。
外卖的战火,烧到了中东
上个月,我出差在欧洲待了两周,又去了中东,在迪拜、卡塔尔待了一周多。
其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今年我特别忙,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出差。
去到国外,一方面是为了学习、调研全球最前沿的市场,一方面也是为了跟客户一起去考察海外的市场。
在迪拜的街头,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刻:
穿着不同骑手服的外卖小哥,呼啸而过,奔波在配送的路上。
这是我随手抓拍的两张照片:一个是外卖品牌Talabat的骑手;一个是外卖品牌Careem的骑手。
这两家都是在迪拜外卖市场所占份额比较高的两家。
此外,还有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
是的,外卖的战火,早就从国内烧到了国外。
就像美团,它今年的一个核心战略就是出海,因为在国内外卖市场太卷了,卷无可卷了,所以它出海寻找新的增长。
饿了么也是一样的,2018年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以来,一直处在第二位,占据了外卖市场份额30%左右,头部还是为美团占据。
尤其今年以来,随着京东进军外卖市场,外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饿了么急需破局,寻到新的增长点。
而这个新的增长点,就是:即时零售。
即时零售,一次颠覆式创新
外卖,是送餐饮;即时零售,是送万物。外卖,是餐饮业的即时零售。
那么,什么是即时零售?
举个例子,你去外地出差,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吃饭的时候,衬衫上沾了油渍,没办法穿了,你也没有带备用衣服。
可是,马上就要开会了,你没有时间去买衣服。
于是,你拿起手机,上京东秒送买衬衫,半小时就送到。
简单点说,用外卖的速度,去送万物,这就是即时零售。
如果从外卖的角度来看,即时零售只是拓展了配送的品类,但从电商,从零售业的角度来看,即时零售其实是一个颠覆式的创新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
你一定要知道,迄今为止,电商发生了4次大的变革。
电商1.0阶段,是平台交易。比如说像环球资源、阿里巴巴这些平台信息的网站,用户交会员费,到平台上免费获取买家信息。
电商2.0阶段,是货柜电商。比如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等。我们把线下的品类挪到线上去,所以淘宝、京东都是按照货柜在呈现,所以就叫做“货柜电商”。
电商3.0阶段,是社交电商。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都属于这个范畴。大家可以在全网各个平台上,包括很多社交媒体上售卖你的产品,每个企业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而现在,则是电商4.0阶段,就是即时零售。
为什么马总、刘强东这些大佬纷纷下场,全力以赴去做即时零售呢?
因为,这就是电商的终极模式,电商的最后一战,就是即时零售。
近场VS远场,电商的最后一战
为什么说即时零售是电商的最后一战呢?
先讲讲即时零售和传统电商的区别。
1.近场VS远场
传统的电商,叫做“远场”电商,它连接的是全国各地的商家和消费者。
什么叫“远场”电商?
举个例子,你在淘宝、京东上买东西,里面什么都有,从几块钱的袜子到几十万的汽车,只要你想要的,就没有买不到的。
但问题在于,你和商家隔着天南地北,你买了东西后,得通过物流系统,等上几天才能到手。慢则四五天,快则一两天。
而我们平时用的外卖软件,更像是一个开在你家楼下的美食城,主打的就是一个“快”,半小时一小时就能送到,但它的商品种类相对有限。
我们管这个叫“近场”电商。
过去,这两件事是分得很开的。
但现在,以淘宝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就把这两件事整合在一起了。
它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在你家附近三到五公里范围内,开了一个个“前置仓”或者说“快速提货点”。
这些提货点,可能就是你家楼下的品牌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甚至夫妻老婆店。
当你下单后,如果这些店里有你想要的货,平台就会立刻调配运力,像送外卖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商品送到你手上。
可以说,即时零售正在改变“人-货-场”的底层逻辑。
2.高频VS低频
传统电商APP,只有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才会打开,可能你半个月都不打开一次。
而外卖呢?你肚子饿了就会打开,一日三餐,咖啡饮品,都是动机。即便不是顿顿都点外卖,一个月打开的频率也比你买东西高多了。
当你打开APP点外卖时,你看到满屏的商品,你可能就会停留一会儿,“顺便”看看有没有需要的东西购买。
也许你刷着刷着,觉得这个手机不错,刚好要换手机,就下单买了;觉得那件连衣裙挺漂亮,还是限量款,咬咬牙也就买了。
外卖,或者说即时零售,其高频特性,带来的是新的流量入口。
就拿淘宝来说,淘宝闪购自从今年4月底放在淘宝首页的显眼位置以来,就实实在在地带动了整个手机淘宝应用的活跃度,光是八月份的日活跃用户数就比之前增长了20%。
商业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以快打慢,以高频打低频,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大佬All in即时零售的原因。
改名的背后,是战略布局
回到最初的话题,饿了么为什么改名?
因为,对阿里来说,随着远场电商的渗透率见顶,即时零售在事实上已成为撬动万亿级市场的新支点,远场与近场融合的大消费将给阿里零售板块开拓新的增长曲线。
改名为“淘宝闪购”,这恰是阿里巴巴整体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
第一个,品牌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拥有近9亿活跃用户,是国内消费者最熟悉的购物入口之一。
把饿了么更名为“淘宝闪购”,可以直接借助淘宝的流量优势和品牌认知,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用户转化率。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淘宝”代表着“什么都有”,而“闪购”则强调了即时性,这一组合更能准确传达即时零售的业务本质。
第二个,重塑用户的心智。
饿了么经过多年发展,在消费者心中已形成强烈的外卖平台认知。
尽管饿了么早已拓展至生鲜、商超、医药等非餐饮领域,但用户习惯仍倾向于点餐平台。
这次改名为“淘宝闪购”,有助于打破用户对平台的固有认知,重塑其作为全方位即时零售平台的新形象。
第三个,阿里生态协同深化的需要。
阿里巴巴近年来持续推进“板块化治理”,旨在加强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
将饿了么直接融入淘宝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流量互通、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电商+即时配送”的闭环体验。
这,就是饿了么更名“淘宝闪购”的原因。
最后,我想说,从饿了么到淘宝闪购,远不止是一次品牌更名那么简单,本质上是阿里在电商存量时代发起的一场“二次创业”。所以,饿了么的更名,不是一个品牌的消失,而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祝福阿里,也祝福所有勇立潮头,不断向前奔跑的企业。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