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可能让你意外:不仅能,而且还能管得更好。
因为让团队成员心服口服的,不是你的大嗓门和爆脾气,而是靠谱的安排,及让人愿意跟随的人格魅力。
01为什么不骂人的管理,更有效
很多班组长误以为“凶”就是“强”,骂人就是管理。
但事实上,高水平的团队管理,靠的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让人信任。
那些不骂人的班组长,更善于运用无声的权威来带团队。比如:
1)先讲后不乱:明确任务目标、标准和期限,让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2)定立规矩:有清晰的奖罚规则,出了问题按规矩办,保持透明公正。
3)以身作则:技术过硬、勇于担当、吃苦在前,用行动影响大家愿意跟着干。
4)积极沟通:耐心听取组员的困难和建议,帮忙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发号施令。
这种方式容易赢得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而不是表面的服从,转身就不停吐槽,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
毕竟,迫于压力的表演式工作,总有一天会漏馅的。
02骂人一时爽,却可能埋下三个坑
尽管在一些特殊情境下,严厉批评或许能立竿见影。但大多数时候,骂人会带来明显的负面效果。比如:
1)破坏关系: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制造对立和怨恨,破坏团队和谐。
2)掩盖问题:骂人只是情绪的宣泄,员工可能因为害怕暂时听从,但也掩盖了问题的真正原因,并不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3)失去人心:有能力的员工不愿意在一个充满羞辱的环境里工作,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4)显得无能:一个管理者如果只能通过发脾气、骂人来让人听话,反而暴露短板,让人知道自己缺乏更有效管理方法和沟通能力。
03不骂人≠放任不管,关键是得当
真正成熟的管理者,不是不发火,也不是乱发火。
不骂人,只是一个底线,是基本要求,好的管理者不能只会当老好人。
如果为了不骂人,就对错误视而不见、一味纵容,不敢批评,不敢要求,那团队就会纪律涣散,效率低下。这同样是一种失职。
下属犯了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
正确的做法是,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懂得尊重人。批评本身是必要的,但必须讲究方法:应对事不对人,目的是改进工作,不是宣泄个人情绪。
如何做到有效批评,不情绪化骂人,这样既保持了权威又不失人心。
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对事不对人,关起门来批评。
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发飙骂人。把对方叫到一边或办公室,单独沟通。 聚焦于事情本身和造成的后果,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2)设立明确红线,批评得有依据。
平时就要让所有成员清楚知道,哪些是绝对不能犯的错误。 当有人触碰这些红线,管理者必须做出最严厉的反应,甚至可以拍桌子。
但这种骂,是基于事先明确公布的规则,而不是你个人的情绪,不是针对他个人的攻击。
3)批评之后要收尾,给双方台阶。
严厉批评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要共同制定一个改进方案,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才能避免重复发生。
如果对方态度好转并愿意改正,要适时给予肯定。这样既表明问题的严重性,也给予对方改正的机会和希望,不会让关系彻底僵掉。
批评+指引+信任=真正的改进。
04小结
最好的管理者,不是从来不发火,也不是动不动就发飙。
要有原则、讲方法、懂得尊重人,做一名严谨公正的教练。
学会用专业和能力树权威,不凭大嗓门爆粗口,才能真正带出一个自律高效、打不垮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