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网络
什么是浪费?
不产生价值的资源投入,超出绝对最少资源的投入,投入的资源没有产出预期的价值,这些都是浪费。制造企业的交付客户的是产品,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何为浪费,分为三种情况。
1、改变产品的物理或性能状态,从一个组件变成产品的过程,简单理解便是产品标准工时中PTS法作业规定的作业部分,加工+检验。
2、未曾改变产品的物理和功能状态,但是必须辅助增值作业的部分,如必要的行走,拿取工具,移动,必要停滞作业。
3、可以取消或简化的作业,称之为浪费,非增值作业。如等待,不良发生,额外的资源投入纠正生产恢复正常的状态。
如何识别浪费?
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投入的资源是否存在浪费,从眼睛看到,从数据指标趋势,从经营结果来识别。浪费最终聚焦于人和产品身上。
第1层:眼睛看到的浪费:
1.1等待浪费,员工等设备,等作业安排;产品等待加工。
1.2搬运浪费,人超过合理范围的搬运,超过最小距离的运输;产品不合理的搬运次数。
1.3动作浪费,作业过程不符合动作经济四原则的工作部分,需要思考如何省力,省距离,手脚并用,动作数量减少。
1.4不良品浪费,没有做到一次性做对,带来的二次资源的投入。
1.5过度加工的浪费,设计和工艺的角度,没有考虑客户对产品功能合理需求,过分的功能且不是客户所需求的。
1.6制造过早的浪费,在客户需求的时间制造,非需求的时候制造,带来二次搬运,存储,周转等浪费
1.7库存的浪费,掩盖生产的各类问题,应对突发事情的过多的资源投入。
1.8管理的浪费,人才的浪费,流程制度的缺失,人才评价机制的缺失,方针管理的失效,这些最终都会带来管理的浪费发生。
7大浪费+管理的浪费的识别与改善,可以理解为点的改善,这便是改善提案的应用。
第2层:数据指标趋势看浪费
2.1现场绩效指标趋势变化较大,超过了管理可控制的范围,指标未达成和过分的达成,均属管理的浪费。
2.2现场过程指标的波动较大,背后代表资源的投入不均衡,过程的参数不稳定,最终影响到投入产出比结果。过程指标如开机率,返修次数等。
数据指标识别的TOP问题,是系统问题,是眼睛看得见的浪费的综合影响。需要用管理的手段展开分析,有计划的解决。这便是A3报告的应用之处。
第3层:经营结果达成情况来看浪费
3.1 经营的财务结果来看浪费是什么,净利润,存货,资产周转率,这些数据背后的业务管理的不足,需要通过业务部门的系统改善,提升经营指标
3.2 经营的业务指标来看浪费,BSC考核中的各项指标达成情况,评估各个部门协同作战配合程度如何,识别以交付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的拉动生产体系问题。